近年来,由短视频跟网络剧嫁接而来的网络微短剧受到不少网民追捧,其蔚为风行的另一面则是泥沙俱下。11月1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已下线微短剧25300多部,有效净化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下一步,将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
就在前不久,主打“短剧+游戏”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爆火,将网络微短剧的新鲜玩法带入公众视线;这两天,又有媒体报道,有老年人因在短剧中饰演“恶婆婆”而月入四万元……网络微短剧市场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而其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有害的不良内容。网络微短剧可以微言大义、以短为长,但绝不该变成只有感官刺激、缺乏基本价值介入的“赛博瘾品”,变成粗制滥造+追腥逐臭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网络微短剧供给的井喷式增长,反映了影视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新趋势:“微”反映的是影视制作的轻量化特征,“短”顺应的是网民的碎片化信息接收习惯,“剧”契合的是网民对趣味性的追求。对影视行业和内容生产机构来说,网络微短剧试错成本低,变现机会多,随着商业变现形式渐趋多元和平台分账机制渐次完善,这确实能带来新机遇;对观众而言,微短剧让苦“注水剧”久矣者找到了“平替”,能给人有别于长剧集的观看体验。
但网络微短剧的故事呈现,经常被简化为对冲突点、爽点、爆点的抓取:喜剧奇幻、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凶杀探案等冲突性元素,有时候会被缝补在同一部微短剧中。追求爽感无可厚非,但若只有爽感却没有基本的“价值感”,那很多网络微短剧很容易跟“低质”“狗血”等固有印象绑定。
内容缺乏新意,还只是创作质量上的问题,挑动年龄对立、阶层仇视、地域歧视等则是价值观上的问题——从报道中可知,很多网络微短剧就是爽文型毒鸡汤的视频版本,里面渲染的还是“恶婆婆欺负乖儿媳”“城里人歧视农村人”之类的套路化情节。而剧中的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农村人等往往是为渲染冲突而做铺垫的工具人,将剧情层层拨开,仍是贩卖焦虑、制造对立的老套路。更有甚者,故意用性、暴力、破坏等元素追求感官刺激,用低俗恶俗情节去博取流量,却不“加载”基本的公共理性与文明观。这显然是走在流量向善的反面。
网络微短剧“微”的只是体量,而非价值,“短”的只是时长,而非质地。制作者理应平衡拿捏刺激感跟价值感,在追求爽感的同时不能放弃基本的是非观,在追逐流量的同时不能弃守应有的伦理操守。尽管现在网络微短剧发展势头迅猛,可在内容上的剧情套路化、人设模式化窠臼明显,可能都会成为网络微短剧走得更远的掣肘。
这次广电总局将开启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就为那些跑偏走歪的网络微短剧制作者敲响了警钟。而随着网络微短剧进一步推广海外,也是时候从“野蛮生长”转向“内容为王”,剔除低质低俗作品,也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总之,网络微短剧该是优质的文化消费品,是人们的精神营养品,而不能成为视频化的“毒鸡汤”。这是底线,绝不该轻易摒弃或践踏。
最后给大家安利一款性能比超高的软件——清火龙工具。这款软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原创筛查,将创作者创作出的视频和之前进行借鉴或者模仿的视频导入清火龙工具里,一键进行原创筛查,可以看到相似度有多高,或者是否有存在重复的地方,快速而且准确的检测出,方便创作者进行修改,也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原创度,让创作者拥有更原创性的作品,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资源;还具有批量将原视频里差不多镜头智能替换掉从而生成新视频的功能;当然还有剪辑的功能,清火龙工具简直就是一款神仙软件,创作者们的福音呀,赶紧去试试吧!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syxbgm.com/5578.html